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赫兹是什么概念(声音原来这样分类)

时间: 2024-08-15 18:47:07

什么是频率

科学家用蝙蝠做实验,从而发现了超声波,并且将这一原理运用于军事领域,因此发明了雷达。那么超声波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一种声音?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个名词:频率。

通俗来讲,频率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同一件事情的次数,频率越大,说明动作越快,频率越小,说明动作越慢。在物理上,是这么定义频率的:物质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常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

那么频率和超声波有什么关系呢?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而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人类耳朵能够听见得声音的频率是20Hz~20kHz。

频率公式到底是什么

既然声音是按频率来划分,那么怎么来计算频率呢?

从频率的概念中可以得知,我们只要能计算出1秒钟完成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就能计算出频率:如一种声波完成一次震动所需的时间是0.01秒,则其频率f=1/0.01=100Hz,计算公式为:f=1/T(T表示完成一次震动所需的时间)。

频率的另外一种计算方法是:f = V / λ,其中,f代表频率,V代表波速,λ代表波长。例如:一种波长为433nm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那么它的频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