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研究人类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对于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人类创新活动要经历三个层次:有样学样、引进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
对这三个阶段怎么理解呢?我们党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生动的诠释。党初建时,把俄国革命的方法作为成例,照搬照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遭遇了1927年国民党军阀和大资产阶级叛变的严重失败,这是创新的第一个层次。后来经历了井冈山的斗争,又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磨练,才找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正确道路,脱离了幼年期,此后虽然历尽坎坷但始终步履坚定,这是创新的第二个层次。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国之路,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自主创新的成分,是创新的第三个层次。
《红楼梦》里“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个桥段很形象地阐释了这种创新活动的方法论: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这个故事中,“翼然”是直接移用欧阳修文章,美则美矣,却与园中景物不符,属生搬硬套;“泄玉”既取欧阳公意境又体现园中景物,高了一层;“沁芳”则是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这三个亭名的创作过程,正对应创新活动的三个层次。
创新的第三个层次是相对高级的层次,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在创新实践中一般很难越过前两个层次而直接达到第三个层次。所以,我们主张循序渐进,先模仿先进、学习先进,等把先行者的经验摸透,形成自己的思路后再自主创新,这样成功的概率会更大,付出的成本也更低。
华为是我国创新能力数一数二的企业,他们有自己的创新理论,其核心是三句话:“先僵化,再固化,然后优化。”这是持续创新的绝佳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