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市总括:
河间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沧州市西北部,总面积1322.44平方千米,总人口89.98万人。
河间市,古称河涧、瀛州。秦置武垣县,属巨鹿郡;汉文帝至汉武帝年间,四次建河间国;隋炀帝大业初,以武垣县境介于沙、唐两河之间,把武垣县改为河间县;1990年10月18日,河间撤县设市,由沧州地区代管。


河间市区位优势明显,距北京、天津、石家庄均在200千米以内,距雄安新区核心区直线距离50千米,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保沧高速横贯市域,京九、朔黄铁路穿越河间。

河间市

河间市卫星地图
河间市卫星地图掠影:

河间市旅游景点:
*河间府署,位于市区红牌楼街97号。河间府署始置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是除北京故宫外唯一带有穿堂的地方衙署建筑,包拯、蔡京、李肃之、王思诚等曾在此任职。民国以后废府存县,年久失修成为废墟。2013年8月在原址复建后开放。景区内部展陈分别为河间历史展示、府署文化展示、官制文化展示、古建遗迹展示、宗教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廉政文化展示等七部分。2020年12月15日,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河间府署

河间府署卫星地图
*光明戏院,位于市瀛州镇十一街北侧,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式建筑,仿天津“大舞台”形式建筑。1934年由本城五户(戈、王、宋、张、韩)合资兴建。总占地面积1150平方米,为我国北方保存较完整的近代戏院之一。整体建筑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共四层:一层开正门;二层开窗;三层正中为戏院名称“光明”浮雕大匾;四层为花式拦墙;中部两层:上、下均为观众厅,可容千余人,两侧为“包厢”;后部为前后戏台。1947年11月2日晚朱德总司令曾在此观看中央旧剧实验院的演出。1983年天津电影制片厂在此拍摄了《闯江湖》内景。

光明戏院
*冯国璋故居及墓葬,位于河间市西诗经村,始建于1913年,为四合院式建筑,建有屋舍400余间。将军第门楼为磨砖对缝结构建筑,并配有砖雕图案,门前两侧有雕花汉白玉拴马桩、上马石和两只醒狮。其中东院叫“将军第”,又名“总统府”。1915年又委托一位德国建筑师按原建筑风貌设计进行扩建、接建,并修建了庭园式花园,人称"冯家花园"或"冯家大院"。如今的故居多已残破荒废,仅存遗迹。
河间历史名人:
河间涌现出许多对中国文明史起到重要影响的人物。春秋时代的鲍叔牙封地束州,东汉张衡曾任河间相,三国时魏国名将张郃官拜征西车骑将军、封鄚侯,唐代诗人刘长卿,世称“五言长城”,宋代名臣包拯作过知州,汉博士河间人毛苌在诗经村传授《诗经》,使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流传天下。汉武帝宠妃钩弋夫人,、金元医学家刘完素、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著名作家刘流等均居河间。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小名四儿,直隶河间市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军令司副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后又出任江苏都督。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于民国八年(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

冯国璋
钩弋夫人(前113-前88年),姓赵,西汉河间(今河北献县东)人,汉武帝刘彻妃,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毛亨,西汉河间人,学者,著有《毛诗诂训传》30卷(简称《毛诗》),古文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世人称为“大毛公”,并以“诗学”传毛苌。
毛苌,毛亨从子,为古文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曾任西汉献王博士,又称“小毛公”。
刘完素(约1110年—1200年),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刘守人,世称“刘河间”。金代医学家,温病学派奠基人,撰有《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等十余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