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上养羊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选址、搭建羊舍、饲料搭配、疾病防治、水源管理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羊圈的选址与搭建
选址:选择地势较高、干燥、避风向阳的地方,有利于保持羊舍温度和通风。同时,要确保水源充足,方便羊只饮水和清洗。
搭建:羊舍可建成两层楼式结构,上层用于休息和避雨,下层用于放置粪便和通风换气。使用直径8~10厘米的杂木或毛竹搭建,确保结构稳固。
疾病防治
山羊易患肠胃病和呼吸道疾病,可以通过食盐加竹叶青蛇泡水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用红豆杉树叶干品、鱼腥草干品、红糖或白糖煎汤,冷却后让山羊自行饮用,可预防多种疾病。
定期驱虫,保持羊舍清洁,避免潮湿和有害气体聚集。
饲草搭配
利用山区天然的青草和树叶作为主要饲料,可以节省草料投资。同时,可以种植一些高产牧草如黑麦草、皇竹草等,以及利用玉米秸秆进行青贮,以解决春季和冬季饲料短缺的问题。
精饲料的添加:在放牧回来后,适当添加一些精饲料,如豌豆、黄豆、玉米等,以促进羊的生长和育肥。
水源管理
水源是养羊的关键,应确保有充足的水源供羊只饮用。可以建立蓄水池,从山下小溪抽水,并确保水质清洁。
放牧管理
放牧方式有固定放牧和分区轮牧两种。固定放牧利用天然牧草,让山羊自由采食;分区轮牧则将草场分为若干小区,轮流在不同牧地上放牧,有助于保护草场资源。
放牧前检查羊群,发现病羊及时治疗,发现发情羊及时记录和配种。放牧人员应配备应急药物器械,如十滴水治中暑、套管针等。
品种选择与杂交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养殖条件的山羊品种,如波尔山羊与当地山羊杂交,以提高生产效益。
养殖规模与规划
根据资金和土地资源情况,制定合适的养殖规模和长远规划。规模养羊场应配备相应的饲养设施,如产房、青年羊舍、种公羊舍等,并合理规划运动场地。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山上成功养羊,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