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背水一战什么意思(读《背水一战》赵军主将太水太菜)

时间: 2024-12-19 08:20:26

背水一战,意思是背靠江河与敌军进行作战,这是汉军韩信在与赵国军队在井陉口之战,韩信摆开的阵势。这种阵法,赵军主将陈餘闻所未闻。最后韩信手下将领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应该是背靠山,面临江河才对,现在你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一种什么策略?”

韩信置之一笑地说:“兵法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兵法上有‘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若有退路,士兵看到敌众我寡,必然怯战而逃亡,只有这样才能让士兵感觉到只有拼死抵抗,才有一线生机。”韩信明显用的是心理战术,这种战术跟项羽“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如出一辙的。但是我有疑问❓面对强大的赵军,韩信当时背水一战,真的有把握打赢吗?我想当时的韩信也没有绝对把握的信心,只是做了战前能想到的都去做了,也算是一场豪赌,只能说韩信是在熟读兵法的前提下,情报工作也做得极好,做到了战前充分知己知彼。

韩信背水一战,真的有把握赢吗?我看未必,我看他当时内心也是打鼓,毕竟是面对于6~7倍于汉军的赵军,他也只能賭一把了。但是他在賭一把的同时,还不忘派出小股部队2000骑兵每人带一面汉旗,绕到赵军营垒后面隐藏或埋伏起来,如果赵军全军出击,只有把汉军旗帜插上去就足可令敌人心慌意乱了。

陈某人认为,赵军主将陈餘就是一个妥妥的有勇无谋和轻敌大意的主将,自视甚高觉得韩信此等列阵之法简直是自己找死,既然他韩信自己要找死,那我还不成全你吗?就这样自以为是害苦了他!!

不过韩信的三万兵马,不都是摆在渭水河边的,而是先在前面摆一万兵马,与赵军抵抗一阵子,就佯装败退,赵军主将陈餘看见汉军第一道防线被赵军突破,觉得汉军是不堪一击,岂不知这只是韩信的一个计谋和圈套,这样做就是想引陈餘赵军全员出动,然后好让他埋伏的两千骑兵抄了赵军的营寨。可怜的赵军主将陈餘不知韩信的鬼计,一时高兴过头和建功心切的陈餘,命令全军倾巢而出想一口吃掉汉军。韩信看到倾巢出动的赵军,不禁暗自发笑“陈餘这个蠢猪,徒有虚名,赵军的将士们真是白白浪费在你的手中。”

其实韩信布置的第一道防线,还做了一个安排,那就是佯装败退一定得丢下一些辎重和钱财让赵军士兵撿,这样赵军将士就无心恋战,主顾着去捡东西,所以才使得汉军猛扑上来却豪无还手之力,要不然六七个人打一个人怎么会打不过呢!如果没有韩信派出的2000骑兵和前排士兵佯装败退丢弃物资的做法,干扰了赵军士兵的情绪和勾起人性贪婪之心,我看韩信的背水一战必死无疑,而且还会全军覆没,可惜陈餘战前没把一些事情估计到位,盲目自大,也没有听副将李左车的建议,致使赵军大败。

背水一战,韩信可以说,把兵法运用的炉火纯青,他在战前的部署和想法简直是颠覆了所有人的三观,想法大胆,前无古人,配得上他是“兵仙”的称号。但是陈餘就没那么幸运了,虽然陈餘也是沙场老将,打战不像人们说的“姜还是老的辣”这么一说,但他遇到韩信这种兵家大才和军事奇才,也算是命该归西。只能说,井陉之战,韩信是无所不用其及,但面对兵力上绝对劣势的汉军,赵军只要稍微留心,留个三、五将士留守营地,也不至于军心一溃千里,被前后夹击而大败,也不至于一个大白天20万兵马就这样付之东流。井陉之战,汉军取胜,只能证明赵军主将太水太菜了,仗着人多势众,太不把对手当回事了!故轻敌必败,而善于调兵遣将,运用兵法技能,且知己知彼,必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