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狂犬病依然是病死率最高的人兽共患传染病。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全球狂犬病控制联盟宣布了“联合抗击狂犬病”计划,即到2030年消除狂犬病致人类死亡的现象。世界各国纷纷响应,并积极推进落实。
鉴于狂犬病病死率几乎100%,而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几乎100%有效,因此科普宣传正确的狂犬病预防知识非常重要。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又叫“恐水病”、“疯狗病”。临床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一般为1-3个月,1年以上罕见。
传播狂犬病的动物有哪些?

动物传染狂犬病的风险分三类:
狂犬病高风险动物:犬、猫、鼬獾、貉、狼、狐狸等野生食肉哺乳动物,以及蝙蝠。被这些动物致伤后,一定要尽早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狂犬病低风险动物:牛、羊、猪等家畜和兔形类,以及啮齿类动物,如老鼠。这类动物理论上存在传播狂犬病的风险,但是传播风险极低。被这些动物致伤后,一般无需进行常规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理。
狂犬病无风险动物:除哺乳动物以外的动物,如鸟类、鱼类、爬行类动物等。这些动物均不传播狂犬病。
被猫狗舔到嘴巴或眼睛需要处理吗?

需要处理。一般来说,日常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是无需进行处理的。但如果被动物咬伤、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就应当尽快到附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处置。
被打过狂犬病疫苗的家养宠物猫/狗抓伤或咬伤,还要不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需要接种,因为动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保护率并非100%,仍可能存在携带狂犬病病毒的情况。所以被打过狂犬病疫苗的猫/狗抓伤或咬伤后,还需要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
被咬伤后,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还有用吗?
越早接种疫苗,感染病毒的风险越低,最好是在24小时内注射。如果没能及时接种,只要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都应该赶紧去注射疫苗。
为什么要给狗接种狂犬病疫苗?

科学证据和实践经验表明,如果一个地区的犬只免疫率达到并维持在70%及以上,可从根源上消除犬传人狂犬病。我国新的动物防疫法规定,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应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因此如果您饲养宠物,应文明饲养,外出要使用犬链或给犬戴上笼嘴,防止咬伤他人。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每年为它接种疫苗,负责饲养、不随意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