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通常涉及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争议,这类纠纷一般不属于警察的职权范围,警察主要处理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案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警察仍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协助和支持:
调解纠纷
警察可以在接到报警后前往现场,通过调解双方当事人,尝试解决民事纠纷,避免纠纷升级。
提供证据
如果民事纠纷涉及到刑事犯罪,警察可以通过调查、取证等方式,为案件提供证据,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犯罪行为。
维持秩序
如果民事纠纷当事人出现暴力行为或者威胁他人安全的行为,警察可以采取措施维持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
引导当事人
警察可以向当事人提供相关法律知识和法律途径,引导当事人依法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咨询与建议
在处理过程中,警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向当事人提供法律解释和建议,帮助当事人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引导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告知诉讼途径
如果警察确定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且无法通过调解解决,可以告知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
总结来说,警察在处理民事纠纷时,主要是起到调解、协助、咨询和告知的作用,具体的处理方式包括调解纠纷、提供证据、维持秩序、引导当事人、提供法律建议以及告知诉讼途径等。对于涉及刑事犯罪的民事纠纷,警察会依法进行立案调查,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