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降准又降息,稳住楼市股市!三部门重磅发声,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时间: 2025-05-07 16:18:00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上宣布降准降息、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多项举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称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推进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专家表示,各方齐发力,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北京表示,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将降准降息。图为市民经过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银行。(图片由CNSPHOTO提供)

降准又降息

潘功胜表示,降准0.5个百分点,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降准将持续增强银行的可贷资金,对于发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功能具有积极作用。而房地产贷款业务今年依然是商业银行投放的重点领域,将持续增强房贷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是对于个人按揭贷款、开发贷、融资协调机制、城中村改造、存量房和土地收储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央行同时明确,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

严跃进认为,当前降息符合预期,也更好发挥了公积金贷款方面的惠民和支持消费功能。尤其是通过降息,减少了此前公积金贷款和商贷方面利差的问题,确保公积金政策发挥更好的效应。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进一步降低房贷成本。对于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的公积金贷款,政策推出前月供为4136元,而政策推出后则为4003元,减少了133元。总还款额(本金+利息)从过去的149万元变为144万元,直接减少了5万元成本。”严跃进说。

在降息方面,潘功胜表示,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降息通道即将开启,其对于促进LPR下调以及有关的贷款利率下调等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此外,降息对于房贷的影响是积极的。近几年持续的LPR下调,对月供族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减负效应。”严跃进说。

事实上,此前,央行已通过多次降息等货币政策操作,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稳定房地产市场。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1%。与过去相比,当前的利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住房贷款市场的资金成本在持续降低。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表示,从经济基本面看,利率下行直接反映宏观经济稳增长需求与货币政策宽松导向。2025年一季度5年期以上LPR稳定在3.6%,较2024年累计下降60个基点,叠加央行取消房贷利率下限的改革举措,商业银行在资金成本降低与市场竞争加剧双重驱动下,主动将首套房贷利率压降至3.1%左右的历史低位。这种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既通过降低购房成本刺激刚需释放,又通过缩短重定价周期(部分银行已实现3个月周期)提升利率传导效率,使政策宽松红利更快惠及实体经济。

支持科技创新

发展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此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推出多项试点措施支持科技创新。

李云泽指出,截至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增速是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近3倍,科技保险提供保障超过2万亿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出的多项试点政策都取得了积极进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加力扩围,目前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有序开展,18个城市试点银行“首单”业务都已落地。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稳步推进,多地已建成服务平台,加快破解质押登记、评估处置等难题。科技保险服务模式不断优化,首台(套)、首批次等保险补偿机制持续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深化现有试点,积极拓展新模式,健全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全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李云泽说。

具体来看,一是优化信贷服务。推动建立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支持银行有序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鼓励探索长周期的科技贷款绩效考核制度。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在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将尽快出台实施,进一步释放并购贷款的潜力,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强化保险保障。加快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好发挥风险分担和补偿作用,支持更多以共保体方式为重大科技攻关提供保险保障,推动研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保险产品,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扩大股权投资。鼓励保险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创业投资,有序开展对未上市科技企业的重大股权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推动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

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潘功胜说,将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并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在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吴清明确,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择机发布,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同时尽快推动典型案例落地。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

“A股市场的科技叙事逻辑也越来越清晰,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将伴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显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发展也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价值。”吴清表示。

“金融监管部门释放的增量政策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导向。上述动作及表态,均有利于为科技创新营造更加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

稳住楼市股市

稳住楼市股市对提振社会预期、畅通内需循环具有重要意义。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对稳定楼市和股市提出明确要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协同打好“组合拳”,积极做好相关工作。

在稳楼市方面,李云泽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扎实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支持打赢保交房攻坚战。目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了1600多万套住宅的建设和交付,有力保障了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

“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变化在信贷数据上也有所体现。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其中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最近一些来华的头部国际投资机构也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指导金融机构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强化对高品质住房的资金供给,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李云泽说。

在稳股市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优势,加大入市稳市力度。前期,开展了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为股市提供了真金白银的增量资金。上个月,又上调了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的比例上限,进一步释放投资空间。

“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出几条具体措施,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三是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李云泽说。

此外,对于稳定资本市场,吴清指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综合研判,动态完善应对各类外部风险冲击的工作预案,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中央汇金公司在前方进行强有力操作,央行作为后盾,这是全世界最有力有效模式之一。配合央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稳市功能。

吴清表示,要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的同时,更大力度“引长钱”,协同各方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抓紧印发和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更好体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