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第一触点”,包装不仅承载着品牌价值,也是企业践行“减塑”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以纸代塑”浪潮袭来,纸质包装凭借其可再生、可降解的天然属性以及日益精进的功能性成为市场的“宠儿”。无论是食品企业、包装企业,还是纸企,都在加大研发投入、调整产能布局,力争在纸质包装市场中抢占先机。
纸质包装成为众多品牌“优先选择”
“目前,‘零塑’产品在国外相当受欢迎,在跟德国、英国、波兰等欧洲国家的终端客户交流时,我能感受到他们对‘以纸代塑’有非常强烈的需求。”博汇纸业技术总监王俊明透露,在德国、英国等市场,纸质包装解决方案已成为众多品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优先选择”,“零塑”产品正成为该公司打开市场的新利器。
玛氏澳大利亚旗下品牌MasterFoods去年推出了一款采用全新纸质材质的挤压式番茄酱包装,相比之前的塑料包装,塑料含量减少了58%。新的纸质包装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消费者只需找到包装上的“此面朝上”标识,轻轻一拉,折叠挤压,就能轻松享用番茄酱。用完后,只需将空包装放入回收箱即可。MasterFoods负责人表示,这款纸质包装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对番茄酱的口感要求,还能让消费者更轻松地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有机零食生产商RiversideNaturalFoods近日宣布,其MadeGood混合干果棒将率先采用安姆科的AmFiber纸质包装。据悉,这款全新的可回收包装采用了安姆科的纸基覆膜材料,相较于传统包装,该包装能够减少77%的原生塑料使用,并且符合回收工艺中所需的再制浆标准。
英国公司Frugalpac生产的纸质葡萄酒瓶目前已成功进驻1200家塔吉特连锁门店。Frugalpac相关负责人表示,与生产同等数量的玻璃酒瓶相比,塔吉特此次上架的“CollectiveGood”纸质葡萄酒瓶预计可减少约100吨二氧化碳排放。据悉,FrugalBot⁃tle(“节俭瓶”)瓶体由94%的再生纸构成,消费者可将其与内部的食品级聚乙烯(PE)包装袋分离后,在路边的回收系统中进行回收。值得一提的是,节俭瓶的重量仅为83克,比普通玻璃瓶轻了约5倍。
据奥乐齐ALDI消息,自去年实施减塑行动以来,公司以“包装减塑”与“以纸代塑”两大举措,累计减少塑料包装使用93.57吨。其中,采用100%可回收材料纸盘替代塑料天地盖与塑料托+膜,累计减少了塑料包装使用19.37吨,塑料减重约88.77%。
为什么纸质包装如此受市场欢迎?业内人士指出,纸张的外观和触感更“自然”,容易与可回收材料联系起来,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随着“以纸代塑”的兴起和基于纤维的替代品的不断完善,纸质包装将在更多领域大放异彩。
技术升级拓展市场应用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如今超市里一些品牌的牛奶包装箱上的提手,已经从原来的塑料提手换成了纸质提手。”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曰平表示,在“以纸代塑”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包装用上了特种纸材料。
随着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多家纸企进行了布局调整。
去年10月,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开工建设30万吨特种浆纸一体化项目,分别新上一条年产15万吨本色高得率木纤维生产线和一条年产15万吨高透伸性纸生产线。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规模有望达25万吨。“目前,公司拥有80多个品种的浆纸特种纸,部分高档包装纸已用于食品、快递等企业的包装用纸。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特种纸产业进一步深耕。”
“‘以纸代塑’是国内造纸行业迎来的重要机遇,公司把握时机,积极顺应发展趋势,有倾向性的在这一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太阳纸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太阳纸业有30多万吨食品原纸(淋膜原纸)的年生产能力。另外,近年来,太阳纸业持续在特种纸领域发力,积极研发和生产“以纸代塑”相关的特种纸产品。
今年2月,博汇纸业宣布全球首发“纸质包装水性阻隔技术”,并成功实现了现代化高速纸机机内量产。这项技术以“可回收性”为核心,同时兼顾在极端环境下的降解能力,为全球包装行业提供了新的绿色解决方案。
据了解,传统的淋膜等纸塑复合包装因分离难度而受到限制。博汇纸业与巴斯夫、都佰城联合研发的水性阻隔技术,通过创新的纤维—胶粘剂复合工艺,使纸张在保持优异防水、防油和热封性能的同时,完全符合国际可回收标准。同时该技术采用水性环保材料,无需复杂分拣工艺,即可直接进入废纸回收系统,实现将“垃圾”转化为再生纸浆资源。与此同时,博汇推出的零塑水性阻隔技术EPP食品卡纸,也为食品包装领域提供了更高标准的环保解决方案。
“水性阻隔技术为纸业从‘减塑’跨越到‘替塑’贡献了力量。”王俊明表示,该技术的成功落地是公司长期以来在绿色转型研发和数智化生产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发力的结果。
据相关专业机构预测,全球可持续包装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4500亿美元。“随着纸企不断提升纸张的强度、功能和其他特性,我们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看到‘以纸代塑’解决方案的应用。”业内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