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更懂受众和内容的AI长什么样?杭电这个名师工作室让“人人会叙事”成为可能

时间: 2025-05-11 20: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赟

AI批量生产万字长文已成常态,但内容缺少“人味儿”、言之无物也是其局限性所在。更懂受众和内容的AI长什么样?

在浙江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叙事表达系统名师工作室团队正在探索突破这一难点:以叙事表达系统为运行逻辑,创建亲和力语言系统大模型,给出接地气、有意思、有共鸣的语言文字方案及行动规划安排。

工作室举行叙事表达论坛

“AI好比是那支‘神笔’,叙事表达系统则是操作内容生成的‘马良’。”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叙事表达系统创立者程振伟揭示两者关系。

他向潮新闻记者介绍,叙事表达系统以“讲清楚,讲明白,讲得让人感兴趣,讲得激发人动力”这一“四讲”理念为核心,目前已应用于党建思政、新闻宣传、教育教学等领域。“当今不缺内容,缺能共鸣的好内容;不缺传播手段,缺好角度。相信叙事表达系统能带来改变,让‘人人会叙事’成为可能。”

工作室叙事表达系统课备课中

从无到有

一名宣传工作者的10年探索

程振伟的身份多元——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浙江省知名媒体评论员,曾任杭州亚运会击剑场馆新闻宣传主任,但他更喜欢杭电叙事表达系统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这一“title”。

从2014年开始,他在叙事表达系统这条路上已经酝酿探索实践了10年多。而这一系统的诞生,得益于他多年来对宣传痛点的深刻洞察。

“新闻表达很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有时候多是写的人和受访对象看,要么内容晦涩难懂,缺乏吸引力。”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因其对网络语言和表达的卓有成效的工作,2023年,多年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下称“杭电”)新闻一线耕耘的程振伟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这一称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身份加持下,他开始新的思考:能否基于多年探索和经验,针对新闻宣传痛点,梳理、归纳、总结、具象化一套叙事系统,让宣传内容在有意义的基础上更有意思,捕获受众注意力,从而引发情感共鸣?

于是,程振伟开始了理念化“再出发”,并在工作中梳理了“四讲”理念。

“讲清楚”是核心基础,也是前提;“讲明白”即把复杂信息变得易懂、亲切,让受众产生“我懂了”“我能用上”的感受;“让人感兴趣”诉诸情境感和细节感;“讲得激发人动力”则需赋予受众参与感、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四者之间是一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叙事体系,主张根据对象认知、接收特点和痛点需求,调整用词及逻辑。

在程振伟看来,“四讲”理念契合了当下信息过载、快节奏、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要求。“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过于丰富,但注意力却被无限稀释。所以无论何种表达都要做到主动出击,从受众的认知出发,捕获他们的注意力。”

这一理念的细化实践,让杭电的新闻从“流量洼地”跃升为“现象级传播”。

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保安‘装富’17年资助学生”“王炸班56人34人考研上岸”“宿管阿姨6年写200多万字小说”等爆款全网刷屏,成为社会正能量大合唱的重要参与者,多年来总阅读量超百亿。其中,保安程师傅的故事,聚焦用“信封装钱资助学生,保护学生隐私”这一细节,让“讲清楚”有了血肉。

“不少新闻,都是先在短视频上出圈的。”程振伟提到,杭电叙事表达系统是一个多模态语言叙事系统,可应用于文字新闻、短视频、微电影、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课堂语言、网评语言等多语言场景。

在杭电,就有教师将其运用到给孩子睡前故事的讲述中。寓言《铁杵成针》的传统讲法,就是讲故事从头到尾念一遍,可能会略显枯燥。但这位教师从“四讲”角度切入,用现代视角解析,从效率、可行性、心理伤害、生态等维度带来新的解读,激发孩子的兴趣,并提出要建立“多功能人生路径”理念,承认“战略放弃”与“创造性破坏”的价值,从更符合现代人思维和逻辑的角度,激发孩子动力。

“叙事表达,特别是针对不同对象有所侧重的‘四讲’,在不同年龄段的课堂中,都有指导性和实践价值。”杭州市文海第二实验学校的教研骨干尹蕾评价道。

乘AI东风

大模型开发辐射多领域

杭电叙事表达系统的独到优势有目共睹,如何将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工具箱?2025年是“人工智能元年”,乘着这一东风,程振伟带着团队开始了AI应用的创建摸索。经过4个月的研发,如今亲和力语言系统大模型已正式开启内测。

这个大模型到底长什么样?记者看到,其排版设计和使用方法与Deepseek类似,只要输入问题,1分钟内便能生成答案。

不过,虽然是同样的操作,但相同的问题,两个AI生成的文本却截然不同。

Deepseek因为针对通用领域,每个段落或者小标题依照的是通用的逻辑。亲和力语言系统大模型则严格依照叙事表达系统要求,从“四讲”理念出发,逐步、逐点分列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这和团队“喂”的数据有关。据介绍,叙事表达系统除了“四讲”这一核心理念外,程振伟还提炼了“十反对”原则,并辅之以“想清楚、想明白、想透彻、想深刻”这一“四想”理念,进而提出包含陌生化表达、表达效率、共同知识、超级叙事者、联合叙事、向内叙事等在内的上百个操作层面的概念工具。

这些“要求”,好比是AI理解杭电叙事表达系统的“接口”,生成的内容也都被限制在这一框架中,会更精准,更符合表达、传播的要求。

“以前,只有深入理解叙事表达系统才能做好表达,但现在有了大模型,人人会叙事,道理也能讲得透。”程振伟说。

例如,党务工作者输入“如何讲解‘中国式现代化’”,得到的不是要点整合,而是提示可以展示1978年与2024年人均GDP变化展示对比图,用数据震撼开场;插入普通人的故事,如外卖小哥通过政策扶持成为创业者,引发情感共鸣,让叙事者和受众实现双向奔赴。

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副编审、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百年百评”党建品牌主创冉彪评价,杭电叙事表达系统是一个好的探索,其从小切口切入,让多模态语言表达变得更接地气、鲜活和生动,真正让受众心悦诚服,讲到大家心坎上。

如今,这一刚面世的大模型,正在破解更深层的传播密码,已赋能思政以及党建工作各类具体情境,并用于中共台州市委党校2025年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班授课。工作室申报的《“链路贯通 理实交融”——思政亲和力语言系统赋能下的大中小思政共同体建设》项目,也获得2025年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

“该系统实现了从‘我说你听’到‘共情共建’的范式转变。”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汉江师范学院“红笔”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胡文江认为,杭电的亲和力语言系统大模型开发,是当下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一种尝试。

“思政工作容易听起来像是说教。程振伟团队推出的大模型,有了对象化意识,真正做到去了解受众想要什么。可以说,做到了对症下药。”他认为,在思政这一领域,亲和力语言系统大模型做到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方面,观点表达一针见血;另一方面,基于共同知识的要求,与受众生活紧密结合,能激发受众认同。

据悉,在自身构建亲和力语言系统大模型的基础上,工作室团队还组建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叙事共同体,目前拥有近10家大中小学校会员单位。

在这个算法裹挟注意力的时代,程振伟用10多年探索证明:最强大的传播力,永远根植于对人性、人心最深切的理解。

他还有更大的“野心”,希望自己也能和亲和力语言系统大模型来一次“双向奔赴”,在不断的试验、实践中,为叙事表达系统“查漏补缺”,完善理论知识。同时,带领这一系统走向更广袤的蓝海,应用于更多领域,尤其是国际传播,助力中国叙事体系建设,让中国故事以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出去”“走进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