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山古八景 #

登临三嵕之巅,云海翻腾、如梦如幻。静赏古八景神韵,各有千秋、美轮美奂。屯留区老爷山景区不仅承载着羿射九日的远古传说,更以古八景的绝妙风姿,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诗画仙境。今天,让我们循着古人的足迹,揭开这座三教文化交融圣地的八幅天然画卷!
八
景
东林晓钟 山楼烟雨
灵泉水镜 古院槐荫
西崖晚照 松林舞鹤
宝塔凌云 石壁晴岚
宝塔凌云

先师和尚舍利塔,又称莲花宝塔,为九级密檐式砖砌方型空心塔,高 16.5 米,底层周长 9.2 米,古朴典雅,挺拔玲珑,秀丽端庄;塔顶刹座下方有砖文载:“维大宋国乾德四年岁次丙寅八月癸巳朔十日壬寅修毕,此塔是三嵕皇帝(皇帝敕封过)之长兄古老传云:方侧(指现灵山)有金禅寺先师和尚舍利塔,见此隳残,时有功德主贾琼遂召得维、郑、苗、安等一十五人共力重建此塔敬记,府城杨籽、刘知福、䔬斌等砌造”,证实这座佛塔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宋代(公元 966 年)维修、重建;由此专家根据该塔的型制和造塔手法考证,创建年代是汉、唐风格,推算这座佛塔的创建年代距今至少有一千四百年以上;如今是国家级文物。
词赞:砖石浮图起九层,乾德重筑仿唐工;绝顶凌空明月近,古刹高耸插霄云;塔身玲珑藏钵僧,地宫幽深护佛灯;近代烽烟弹痕现,壮美屹立逾千年。
石壁晴岚

老爷山景区地质结构主要为砂页岩等组成的剥蚀断块山区,坡陡岩窄,侵蚀强度大,砂页岩母质裸露,自然形成的石壁层层迭迭,千姿百态,镶嵌于峰峦间;雨过天晴,沟中水雾岚气缭绕,石壁若隐若现,如若仙境。
词赞:石壁凿灵山,晴岚藏佛仙。
西崖晚照

在森林休闲广场观景台观看日落,光彩夺目,霞光万道,彩云浮游,老爷山景区的远山近峰被落日余辉装扮成一幅水墨画。
词赞:西崖霞光映群山,三嵕秀美彩云间。
松林舞鹤

灵山北坡及龙王沟有油松林近3500余亩,树龄在65年左右,长势良好,生态环境极佳,空气清新湿润,是天然氧吧,这里松涛阵阵,百鸟声喧,让人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当雨过天晴,浓雾迷漫,如入仙境,景色更加迷人,壮观无比。
词赞:松涛绿染三嵕山,百鸟声喧舞翩跹。
灵泉水镜


位于麟山西山腰处有一汪清泉涌出,古时传云为三嵕神泉,汇入石池中,常年清澈见底,貌若镜面,润泽一方百姓。
词赞:古有灵泉出三嵕,汇入石池似水镜。
古院槐荫

三嵕庙居麟山之巅,传说古时院内国槐参天,碧瓦朱檐的庙宇掩映在绿树丛中,是道家修法活动的仙境;可恨的是上世纪被日本侵略者焚毁,上党战役的战火又使三嵕古槐遭之蹂躏;在三嵕庙重建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古树残根,这棵国槐是原树丛残根萌芽生长出来的,民间传说羿神显圣。
词赞:千年古刹槐荫蔽日,道观幽深羿神显灵。
东林晓钟


古时老爷山三嵕道观规模最大,坐落在东峰麟山之巅,道观院古树参天,碧瓦朱檐的庙宇掩映在绿树丛中,环境十分宁静优美,是道家修法活动的仙境,民间自古就有“老爷山雄鸡一啼闻三县”的说法,清晨东峰麟山悠扬的“晨钟”响起,屯留、襄垣、沁县勤劳的百姓耳闻钟声开始一天的劳作,“暮鼓”响起收获一天的成果;同时还有“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的寓意。
词赞:羿神上古居三嵕,古刹晨钟日日鸣,麟山神弓射九日,神州大地五谷丰。
山楼烟雨

老爷山因其地势高峻,形成山顶特有的小气候,每年5-10月蒸腾的热气在老爷山顶凝聚为雾气,缠绕在山间,使寺庙亭台楼阁若隐若现,气象万千,云里雾里如若仙境一般。
烟雨蒙蒙三嵕山,多少墨客留诗篇。射日神功今犹在,安德盛世展新颜。

“罗列诸峰峙远空,霏微烟雨仰三嵕。”这座承载着神话与历史的老爷山,正以它的八景奇观,邀您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山水之约!



(来源:屯留融媒)
(责任编辑:张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