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李敏:炽热秦腔燃天山 赤诚初心绽“梅花”

时间: 2025-07-01 10:42:00

6月25日,李敏在乌鲁木齐新中剧院排练。(记者王畅彤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畅彤)6月25日,走进乌鲁木齐新中剧院排练厅,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青年演员李敏正在和剧团同仁们为即将开始的乌鲁木齐第三届“丝路戏韵亮相天山”戏曲艺术周及“送戏下乡”工作做准备。

作为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李敏深知肩头担子的重量。排练厅里,她是塑造敫桂英哀婉绝唱的艺术家;办公室里,她是将党的好声音融入艺术创作的文艺工作者。

当同事喊苦喊累时,她总是眉眼含笑:“台前幕后都是舞台,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动人的角色。”

谈到自己坚守文艺舞台的信念,李敏的思绪飘到过去。1989年,李敏出生在陕西省渭南市一个叫三张镇的地方,吃着渭河水听着大秦腔长大,正如父母给她取的名字一样,从小聪敏机灵。

回想起小时候,李敏可谓是一个童星,三岁半时她就被陈爱美和赵冬安两位主持人抱着登上了陕西电视台《秦之声》的大舞台。此后,李敏便成了当时年龄最小、时时亮相荧屏、处处受人追捧的秦腔小戏迷。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她进西安、下南京、到杭州,走南闯北,在8岁、9岁时连获两届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

2005年5月,从陕西省艺术学校(2000级新疆班)毕业的李敏登上了前往新疆的火车,成为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的一名秦腔旦角演员,那一年她16岁。

此后20年来,剧团复排秦腔经典《游西湖》、创排秦腔现代戏《红山塔下》时,李敏总是冲在第一线,在做好本职演出任务的同时,她主动请缨参与青年演员“传帮带”,在乌鲁木齐新中剧院“六点半小课堂”手把手教孩子们开腔走步;她入选自治区首批青年文化英才计划后,更加投入《打神告庙》《苏三起解》等折子戏的精研,个人专场演出赢得满堂彩。

这份执着在2025年结出硕果:5月21日晚,李敏凭借在秦腔《焚香记》中的精彩演绎荣膺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6月18日,李敏再获“天山文艺奖·荣誉奖”与“红山英才奖”两项殊荣。

荣誉既是认可,更是激励。正如李敏所说:“我从16岁来到新疆成为秦腔演员,走过20年,天山雪水滋养了我的艺术生涯,这些沉甸甸的殊荣属于每一位托举我的人,我会继续用心、用情在新疆唱好秦腔。”

舞台上的桂冠已成过往,此刻远方乡亲期盼的眼神才是她心中的灯塔。“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舞台。只要还有一个村庄在等待锣鼓声,我们就要把这秦腔的火种,燃遍沙漠绿洲的每一个角落。”李敏说。

新疆沃土滋养了李敏的文艺之路,她以共产党员的炽热初心与艺术家的赤诚匠心,在辽阔大地上,正一笔笔续写着新时代文艺事业的荣光。